
当前位置:
首 页 >
定制 > 私人定制:只印我的一本书
私人定制:只印我的一本书
- 发布时间:2015-03-05 作者:spolo 来源:inditramp.com
- 这年头,“私人定制”并不新鲜,小到水杯、衣物,大到家具、汽车,几乎都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定制。印刷这个领域也是如此,在大部分人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已经有少部分人摒弃了大批量散发油墨味的印刷品,转而选择量少、价高、质优的私人定制印刷。
私人定制印刷,在业内有个专有名词——按需印刷(printing on-demand,POD),指按照用户的要求,依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予以提供为目的,直接将所需资料的文件数据进行数码印刷、装订。在按需印刷刚刚出现的时候,还仅仅是出版商缓解经济压力的一种方式。而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了这种印刷方式的优点,并充分利用起来,制作自己喜爱的印刷品。也有不少商家发现了这方面的商机,私人定制印刷这个新行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只要效果好,价格没问题
家在东北的网友三水是李敏镐的忠实粉丝,几乎每天都要追随偶像的脚步到处奔走,手上的照片越集越多,三水打算自己做一个画册,通过朋友介绍,三水选择了一家定制印刷公司。画册制作简单又精美,虽然只有照片,但是张张都是精品。三水一次做了两本,一本自己留着,一本送到了李敏镐的手中。
画册到手后,三水把画册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本是为了纪念,不想受到了粉丝圈里的热捧,许多李敏镐的粉丝在她的微博下留言,询问能否购买。三水说,自己也想过多做一些然后拿去卖,“可是这种定制的价格都比较高,虽然当时定制公司给了我折扣,但我还是觉得小贵,不能更贵的卖给别人啊。这种方式不错,不过只适合自己做个纪念之类的。”
这次定制的过程给三水留下的印象很好,她告诉记者,自己打算每年都做一本这样的画册,并已经把这种私人定制印刷的方式推荐给周围的好友。
三水说, 要是给自己留作纪念,只要做工印刷好,贵点无所谓。下单之前,三水考虑的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印刷效果问题。“我知道淘宝也有,但是毕竟没做过,还是担心他们的印刷效果。我后来找的是一家网站来帮我做,是朋友推荐的,觉得比较有保障。”
记者随后采访了该网站负责人闻静,她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来我们这下单的客人,通常不会对价格有什么表示,我们客服接到的最后的疑问还是印刷效果的问题。”闻静笑着说,“大多数人更在乎自己的脸印得好不好看。”
个性定制,多样选择
深圳市民李忠辉不久前也给自己的孩子定制了一套明信片。
“这种定制我也是首次尝试。主要是因为孩子小学毕业,想给他做一个特别的纪念。他又喜欢画画,所以就想到订制一套明信片。”李忠辉说,自己也是在网上搜索后,选择了一家定制公司的,明信片的价格并不高,一套八张也就十几元钱,“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承受,我一口气定了200套,送给亲朋好友,还有孩子的同学老师,他们都很喜欢。后来孩子回来说,同学们都抢着要,都不够送了。”李忠辉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我准备每年要定制一套,可以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和纪念!”
网友肆月竹的定制则非常少见,她把自己多年来的日记配上图片,做成了一本日记书。接下这笔订单的闻静还记得当时设计师为难的样子:“文字太多了,排版比较困难。后来我们跟客户沟通,我们排好版,让她自己看两次,定好了就不能再改了,这才把这单做下了,但是效果真的很好。一般这样的客户很少,大部分还是以图片为主的。”
个性化消费,成市场趋势
在国外,按需印刷市场发展的非常好。2004年成立的美国POD公司Blurb,在两年之内,销售额从100万美元迅速增长到3000万美元。2010年,Blurb凭借三年来高达4829.6%的增长率在Inc.杂志公布的全美高速发展公司500强中名列47。这样的增长速度与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按需定制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强大的市场趋势。
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数码相机已经是绝大多数城镇人手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旅游度假也成为国人消费的经常项目,市场对于图片分享与存储有着巨大需求。对于一些承载重要时刻与美好记忆的相片,拍摄者必定有对其进行输出以便纪念与珍藏的需要,而POD产业恰恰可以很好地为这些人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