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订制 > 一位时装订制人的艰苦创业历程
一位时装订制人的艰苦创业历程
- 发布时间:2015-03-04 作者:spolo 来源:inditramp.com
- 在省城,有一群时装高级订制行业的创业者,周氏金燕子的创始人周燕是其中一位。“无用”和“例外”蹿红后,周燕忙碌了一阵,不时接待媒体采访,不过她的脸上没有太多的喜悦。“这个行业在暗淡与低调中度过了十年,聚光灯来的太晚了,不过还好,终于来了。”她说。高级中式服装订制在省城有着悠久历史,但周燕走的是时装路线,是细分化市场里的行业元老。在人们印象中,元老大都是赚钱最多的那一个。但周燕没有赚到太多的钱。她说,在这个行业,不仅她没有赚到钱,太多人没有赚到钱,不过她庆幸自己的公司还活着,因为很多同行已经死了。“活下去”,是周燕的生存法则。 文/图记者 刘静
初创业摆摊做时装订制夺人眼球
再过两个月,周燕创业就满十年了,虽然拥有上千位会员,但存折上的数字并没有增加太多,能不能跻身小微企业还是未知数,在济南周燕没有什么名气。媒体关注她,是因为高级订制火了,而在济南,找一个活了很久的时装高级订制公司有点难。
纯手工制作,二十天才出一张设计图,慢工出细活决定了高级订制是赚不了快钱的行业。这一点,从1997年周燕第一次接触服装时就十分清楚。
2003年,经历了服装厂打工三年,进修服装专业三年的周燕,东拼西借了7000元钱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在济南济微公路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时装订制店。在济南服装高级订制不是新名词,但多以中式服装为主,打时装品牌的高级订制店面并不多,周燕是比较早吃螃蟹的人。
“创业的启动资金都是借的,得赚到钱还账。”周燕告诉记者,她创业第一天就有“活下去”的紧张感。没有顾客上门,那就把产品搬出去,主动走近顾客。在店面周边的集市上寻了一个摊位,每天早晨一开门,周燕就和帮忙的朋友抱着几大卷布料,和穿着高级订制服装的模特到市场上摆摊。
夸张的设计、特殊的布料、颜色的搭配……只有电视里才能见到的时装来到了身边,周燕的摊位吸引了很多人,不过最初人们只是看,一个星期都没有开张。“就跟看西洋景似的,每天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周燕说,有人看就代表有市场,一周后,她的眼球战术奏效了,集市附近有两家大型企业的单位宿舍,在逐渐流行个性的年代里,年轻的企业员工陆续成为了她的客户。
夺人眼球的招数,周燕一用就是十年,不过之后她不用再摆摊了,而是采用开放打板间,顾客可以亲眼看着自己订制的服装,在设计师的手中成型。
成长中团体高级订制“养”时装高级订制
1997年在服装厂打工当学徒,2000年出徒后到高校进修服装专业,2003年10月学成归来创建第一家时装高级订制店,2006年创建公司,这是周燕创业中的成长里程。在济南时装高级订制没有太火过,却跌的很惨。她经历了济南时装订制店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的变化。“十年了,如今干这行的不多了,一些老店开始迁徙,有的去了外省,有的转投国外市场,更多的是关门了,我的公司还活着,挺好。”采访中周燕告诉记者,很多从事时装订制的工作室本身就是一间面料库,这些面料多是进口货,成本高,压款也严重,必须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才能维持高级订制的运转,所以她必须有足够的现金流去填充仓库。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今天活着,明天就关门了,每天我都抱着这样的紧张感,我清楚的知道,不管我选择什么项目,走的是怎样的一条路,只有活着才有下面的故事,最初是这样,发展中也是这样,从未改变。”周燕说道。
高级团体订制,低价销售样品,靠着这些“闲活”,周燕的时装高级订制公司活了下来。“高级团体订制是举步维艰时发现的商机,主要是给大型企业制作工装,这部分的营业额很可观。”周燕告诉记者,“高级团体订制的工装,高级在面料和制作工艺以及款式设计上,但是与时装高级订制不同,团体订制是可以上生产线大量生产的产品,售价比普通工装贵很多,一件500多元,这已经是公司主要盈利业务了。再加上低价抛售样品装,这些零活的收入维持了公司运转,并让周燕有钱去投入和发展时装高级订制。
遇瓶颈 财务报表下滑20%
2012年是周燕从业最低迷的一年,2013年上半年,几乎每天她都要看一遍2012年的财务报表,整整比2011年下滑了20%,这对她的打击很大。
2003年10月开业,用了2年才还清创业时的7000元借款,最初周燕就明白,高级订制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压款严重,回款慢的行业。但2005年见到盈利时,她心里充满了希望和喜悦:赚不到快钱,能慢慢赚钱也挺好。不过,高级订制在济南的发展太过低调,低的让很多人失去了“玩”的兴趣,或者说失去了继续生存的胆量。
成长中,除了进货,周燕用赚来的钱,入股了一家服装加工厂,自己掌控了生产线,她坚持赚来的钱全部重新投进去,别人说她有魄力,而她再清楚不过,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继续活着。
周燕介绍,高级订制的服装,在定价上地域差距太大了,同样的面料,同样的款式,同样一针一线手工而成,在北京,可以卖到上万元,在济南只能卖到四五千元,但是人工成本、店面租金上没有如此大的差距,这就出现了一种让人看不懂的局面:客户数量越大,订单量越大,现金流的投入就越大,赚的却越少。人工成本、面料成本、辅料加店面租金以及运输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10%、50%和15%,利润只有15%,时装高级订制没有人们想象的暴利,相反为了生存,周燕走的是微利路线。随着房屋租金的逐年递增,面料以及人工成本的递增,售价却维持不变,2012年财务报表的下滑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分析出原因,周燕淡然很多,2013年盯着账务报表她一直在寻找瓶颈期的突破点,找活下去的路。
抓机遇所有资金押宝品牌战略
赚来的钱不断投进去,用高级团体订制,低价销售样品服饰“养”高级订制,这是过去十年周燕做的事儿,扩张店面,建立生产线,借助无用、例外之风闯电子商务,走品牌化路线是她正在做的事儿。
2013年3月,因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出访时选择了国产服装品牌“无用”和“例外”,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一夜蹿红,中国高级订制服装行业突然被推到聚光灯之下,耀眼的闪光灯迟迟不肯退去,这个行业里的品牌,以及创业者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除了兴奋,周燕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幸运。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账面上的所有资金一分不留的全部用于扩张,“在大家陆续退出的舞台上,把所有的钱都押上,做最后的品牌搏击。”
她说,“一下子没有希望的产业成为了朝阳产业,中国的高级订制火了,不跟上这股风,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目前周燕的自建生产线已经竣工,这是她自己控股的生产厂,动用了大量资金,目的是加大高级团购订制产量,同时,长清大型工作室筹建也基本完成,投资的电子商务也有了雏形……2013年下半年,周燕的动作很大,花钱很多,她要打品牌战。“扩大盈利的业务也许能把公司养的很好。”这是周燕的如意算盘。她说,“虽然无用和例外火了,但这不代表济南的高级订制一定就火,更不代表我的公司能火,借助行业东风放手一搏,推广品牌,一旦形成品牌化运转,我的公司活得会更好。”
从不保留的 设计稿
周燕负责布料进货并兼职设计师;
她的妹妹,创业第二年就来给她当帮手了,目前负责管理公司和高级制作团队;
一位高管,负责选址和业务;
这是周燕公司的三位股东。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戏台子已经搭起来了,她们各有所长,也各居其职,共同有的是那份“如何活下去”的紧张感。
采访中见到周燕时,她穿的正是自己设计,妹妹打板制作的衣服,现在公司的高级订制时装以及她衣橱里一半的衣服都是她和妹妹这样搭配完成的。
时装的高级订制,灵魂来自设计,在专业服装设计学校进修三年的周燕担当设计一职,加上进修,至今已经画了14年的设计图了,在她的包里和车里,都放着一个本子。走在路上时刻记录闯进大脑的灵感,或者逛街的时候将看到的设计记录在本子上。不过当记者问她画了多少设计稿了,她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没有保存过设计稿,画出来,做出了衣服,设计图纸就丢进了垃圾桶,创业十年,周燕一直如此。她说,高级订制的每一件时装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稿不可能重复利用,丢了,还会有新的,“这能让我时刻保持紧张感。”
周燕第一次接触服装是1997年,没有考上大学只身一人来到济南找工作,当时她不过20出头,“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到一家驻济的服装工厂,一口包揽下了这家工厂所有的手工活,工资只是一个月固定200元钱。为了干活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并免费给技工帮忙,那时候周燕一心想的事:现在的白干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活着。果然,半年后周燕成为工厂技工,按服装的制作件数拿工资了,1998年她的月工资就过了千元,”当时我心里想,要用十年的时间成立自己的公司。”周燕说,紧张感时刻鞭策着她,所以不到十年她就有了自己的公司,用了一周就开张了,她喜欢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因为时装本身就是快节奏,时刻更新的紧张感督促着她前进。